提升文化软实力 加速融入长三角
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,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,助推高质量发展,既是大势所趋,也是内在要求。
抢抓“融入长三角、高铁全覆盖”历史机遇,我市充分发挥文化优势,做大做强文化产业,切实提升文化软实力,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,积极融入长三角文化产业共同体。
文化产业“走出去”
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长三角文博会上,安徽孔雀公主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关丽收获丰硕。作为阜阳参展企业,她携带数百件产品参展,耳饰、项链、胸花、孔雀标本等展品,由于材质独特、造型新颖,4天时间共销售产品300余件,意向销售额达60万元。
“没想到收获这么大,长三角一体化机遇让我们企业尝到了甜头。”关丽说,在阜阳融入长三角的大环境下,他们也在认真谋划、开拓市场,积极向长三角城市靠拢。“我们已经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达成战略联盟,争取在产品设计、新产品开发方面有新突破,同时打造更加高端、时尚的产品,迎合长三角市场消费者需求,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一个新锐、时尚、潮流的高端饰品品牌。”
创新开放,产业发展才有不竭动力。近年来,我市积极组织文化企业参与深圳文博会、合肥文博会、阜阳文博会及长三角文博会等四个重大文化交流活动,为企业搭建对外展示沟通的平台,促进文化产业“走出去”,越来越多的阜阳文化产品赢得众人关注。
文旅融合新发展
阜阳历史悠久、人文荟萃,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。高铁时代的到来,打通直达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的快速通道,将为我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带来新机遇。
初冬时节,临泉县封神魔幻谷项目施工现场,施工人员正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。该项目以中国古代经典神话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为文化背景,依托临泉深厚的商周文化底蕴,深入挖掘姜尚故里品牌内涵,并融入当地传统小吃、杂技等民俗文化,致力于打造成中国首个封神主题文化景区。项目建成后,将成为集聚地方特色文化、生活休闲、民俗展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。
“高铁通车后,我们与长三角城市的连接会更加紧密,利用临泉独有的文化旅游特色,能够吸引来自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。”临泉县负责同志介绍,项目初步构想每年接待游客500万人,以高质量的文旅供给增强游客获得感。
“文化旅游融合要在深度和高度上拓展,必须找到独一无二的特色IP。”市文化发展改革办公室负责同志表示,下一步,我市将把诗词文化、书画文化与“阜阳书法城”提升结合起来,把花鼓灯、杂技等特色非遗融入到旅游业当中,以“文旅融合”新模式,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增强文化竞争力
文化产业不仅是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推动着长三角一体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提高文化产业水平,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,才能更好地融入长三角文化产业共同体。
柳编产业是阜南县的传统支柱产业,杞柳种植上溯千年,编织历史达500多年。近年来,该县积极培育壮大柳编龙头企业,注重挖掘柳编产业文化内涵,着力打造“阜南柳编”区域品牌,提升产业竞争力。从2006年的576万美元,到2018年的27122万美元,12年间,阜南县柳编出口增长47倍多,占全县出口创汇的90.7%。
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,确立了“文化强市”的战略目标,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筹文化发展与改革,推动阜阳文化竞争力、影响力、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。通过培育、扶持和招商等方式,我市涌现出一批动漫娱乐、影视创作、文化科技、特色文化、特色文旅等文化企业,文化与科技、旅游等产业融合进一步加深,文化业态更加丰富。
截至2018年底,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66.49亿元,占全市GDP比重4.23%;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65家,文化产业法人单位7000多家,营业收入177亿元,位居全省前列;拥有省级文化产业园区1个、示范基地5个、文化产业集群专业镇2个;文化产品进出口形势良好,柳编工艺品、太和发制品、文具玩具等进出口额5.66亿美元,居全省第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