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舞钢:文化有活力 旅游添魅力
央广网河南分网9月16日消息(刘雷 通讯员董颜丽)千年冶铁地,满街文化人。游人如织的二郎山灯台架、乐舞飞扬的马拉松广场、民风古朴的传统村落……走进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,到处可以感受到这座有山、有湖的年轻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,随处散发着芬芳的文化魅力和蓬勃的文化活力。
自2019年舞钢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正式挂牌成立以来,在深化文旅融合创新实践中,加强顶层设计,从理念变成一项项实实在在的行动,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“诗和远方”的向往。
夜场模式,点亮“夜经济”
天愈热,夜愈火。“首届乡村文化节”正在文旅市场扎下一个新的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的体验点,舞钢的夜越来越绚丽多彩。
“人气旺得很、节目接地气、活动有意义。”作为舞钢市庆七一文艺会演暨首届乡村文化节的主会场,尹集镇张庄社区农家宾馆负责人王德阳喜不自禁地说,“社区20余家农家宾馆、100多个床位每周早早地就被预订完了。”
为更有效地促进市民“夜娱”文化体验,舞钢市专门开通公交专线,方便市民出行。每逢周五、周六,尹集镇张庄社区活动现场,杂技、民乐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一次次把晚会推向高潮。与此同时,主办方还奉上热豆腐、罐饺子、酱牛肉等舞钢市特色小吃,与“啤酒花园”主题活动一起构筑起了炎炎夏日里的精彩风景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主办方邀请铁梨花团队为游客表演打铁花绝技,火树银花,夺目灿烂,蔚为壮观。
“以夜经济为抓手,提升舞钢市文化旅游的品质和内涵,这是难得的机遇。”在舞钢市文旅局主要负责人看来,推出文化节,就是希望通过夜旅游项目发展,带来购物、文化、餐饮、住宿等多个领域的有效停留和延长消费。这对于舞钢市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打造、城市新名片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。
文旅创意,注入“新动力”
对于文旅融合而言,文创是目前最直接的一个途径。8月18日,在平顶山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为期4天的首届平顶山市文旅创意产品展会圆满落幕。
这是全市文旅创意产品的一次集中亮相,也是一次设计理念、制作工艺、文化底蕴等元素的现场“PK”。此次展会,舞钢市共筛选15家名优商家进行参展.
“我们的艾产品特别吸引游客眼球,每天有大量游客前来询问购买。还接了两个经销商定单,其中一个定单金额达50万元”。来自舞钢市艾之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兴高采烈地说。
“不管是参展的还是观展的,大家都热情高涨。在布展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来看,还有不少人买老粗布、小磨香油、蜂蜜等等。”舞钢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舞钢市文化底蕴深厚,旅游资源丰富,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互促发展,如何融入城市元素,打造更有品位、更高质量的城市礼物,打造舞钢的“文化流动名片”,举行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展是一个突破口,以后还会朝着文旅融合的方向继续深耕,推动舞钢市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乡村旅游,实现“双丰收”
又是一年葡萄飘香季,誉森生态示范园内景观如诗如画,千米长廊美轮美奂,美丽的葡萄庄园里硕果累累,一串串带着白色纸袋的葡萄,沉甸甸地挂满枝桠。
未进网红桥园区,就听见动感的音乐和游客的嬉戏打闹声,游客们三五成群,摆阵对阵,水上大战,解锁清凉夏日。这里俨然已经成为集住宿、娱乐、休闲、购物为一体的特色葡萄旅游风景区。
誉森生态示范园仅是舞钢市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。目前,经过科学规划和包装设计,舞钢市形成了多条农业精品旅游路线,从‘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’等方面推进旅游业与农业的全方位对接,不断丰富着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延,走出了一条农旅结合的统筹发展之路。
乡村旅游最具吸引力的是乡愁。舞钢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,在八台镇泥沟陈等村建设了农耕文化博物馆,古泥色的墙壁、茅草覆顶、黄土铺地,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村落建筑的本来面貌。在这里,有碓、石磨、耕楼犁耙等等一些几乎全被遗忘的老家什成就了旅游创意点,吸引众多游客流连忘返,让游客在望山看水中忆得起过往、记得住乡愁。
“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。”文化,为旅游提供丰富的内容产品;旅游,为文化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。从今年夏季推出的“首届乡村文化节”系列活动到文旅创意产品展会,再到10月份即将举行的国际环湖马拉松,一次次的“大手笔”印证了文化为旅游铸“魂”、旅游为文化扬“帆”,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共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