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立冬说起: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何在?
今日立冬,标志着冬天正式来临
今日,2019年11月8日,农历乙亥年十月十二,立冬。
1.从立冬说起,二十四节气
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。
“立”是开始、建立的意思。作为“四立”之一,立冬自然也有着独特的意义。
立冬,标志着冬天已经正式来临。
这并非凭空而来,而是古人经过无数年观察记录,做出的总结。
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冻;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
立冬节气,水面开始结冰,大地开始冻结,就连许多大鸟都消失不见。人们自然也要开始休养生息。
在科技一片荒芜的古代,人们能总结出如此的规律,实在让人惊叹。
然而,及至当下,时令和节气的存在感日益稀薄,甚至有些人只有在节假日(特别是清明)时才想起二十四节气这一自古流传的节令时令系统,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。
这也说明了,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、节奏一快再快的当代社会,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走向没落,甚至慢慢被遗忘。
幸好,二十四节气申请非遗成功,正式入列"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"代表作名录,这无疑给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。
北京一些小学,已经开始设立“节气课”,开展一系列“认识节气”活动,引导孩子们认识节气,走进传统民俗、体验民俗活动。
二十四节气入非遗成功,其意义绝不局限于二十四节气本身的传承。
更重要的是,进一步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,让更多的孩子认识、了解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。
2.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何在?
朱永新(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、新教育实验发起人):只有让青少年更多地去感知、实践和体验鲜活的优秀传统文化,他们才能从中汲取营养。
如今,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二十四节气课程。
根据四季变化学习诗歌,了解国画,倾听民间故事,观摩大师书法。
其目的不仅仅是学习二十四节气,而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契机,让孩子走近传统文化,看一看、听一听、玩一玩、学一学。
朱永新:这些内容不能通过说教来进行,而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,从不同侧面接近优秀传统文化,从而渐渐了解其中的精髓所在。
这很好,但还远远不够。
文化入侵,需要警醒
当代社会,网络发达。
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,人们思想得以解放。但随之而来的是,中华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内忧外患。
内,有人们认知缺失、商家过度消费;
外,有洋节日入侵、洋文化潜移默化。
这很危险。
文化,是一个国家的名片,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。
2017年1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》,就是在督促社会、督促我们,不能迷失。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,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关乎中华文脉延续,关乎国家文化安全,关乎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。
这是千年大计。
所以,大力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势在必行。
3.推广传统文化,要从孩子抓起
2014年9月9日,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,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。听说语文、历史、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,说出了下面这番话:
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,“去中国化”是很悲哀的。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。
这不是个例。
在此之前,上海一年级语文新教材“减负”,旧版教材中的8首古诗全部被删除,也引起了热议。
教育,关乎国家的未来。
教育之减负,不应减掉中华民族文化之根。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走进课堂、写进课本,最终在孩子们的头脑里生根发芽。
4.结语
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年,也是人们思想走向开放的三十年。
经济的繁荣,需要文化的同步繁荣。
而新兴文化之于优秀传统文化,便是溪流之于江海,孤草之于平原。
无论是已经走进课堂的二十四节气,还是诸子百家、古典诗词,这些优秀传统经典之中都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文史、哲学、乃至科学知识,是不可多得的宝藏。
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包容性,但也需要我们与时俱进,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。
只有这样,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不断焕发新的生机。